公务员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公务员在机关里干到退休可以享受比其他行业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双轨制的由来和意义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为了鼓励人们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保证了公务员在办公室干到退休之后可以享受比普通人更高的养老金待遇。但这种制度造成了财政负担过重,基层公务员待遇低、晋升慢、缺乏升迁通道等问题。因此,建立养老金双轨制是为了让基层公务员有“盼头”。
双轨制带来的影响
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逐渐褪去了“神坛”的光环,让公务员在退休后的待遇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养老金双轨制对于财政负担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加重,对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压力很大。
取消双轨制的改革
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国家在逐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实行以个人工资为基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按个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取代了以前按级别和工作年限来确定养老金待遇的制度。
养老金改革的影响
养老金改革的实施,使公务员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优势消失,需要通过缴纳个人月工资的8%来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这种制度的实行对于公务员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他们更加谨慎地规划退休后的生活。
“公务员养老金双轨制”的取消,能够缓解财政负担,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和晋升通道,也使得公务员逐渐走向市场化,消失了原来的特权。此次养老金改革,需要广大公务员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