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后流鼻涕是机体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炎性反应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主要表现为流清涕。当出现脓性、黄绿色分泌物时,则提示并发细菌感染。
普通感冒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在这一病理变化中,鼻腔和咽部的黏膜可由于炎症发生充血、水肿,产生较多量的浆液性及黏液性渗出,即为鼻涕。这一症状一般可以通过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而自愈,整个普通感冒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感冒过程中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则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脓性分泌物,鼻涕颜色加深,出现脓性、黄绿色分泌物。这种情况则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感冒流鼻涕是因为感冒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出现鼻腔黏膜明显的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大量渗出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都会通过鼻腔黏膜分泌黏液,而鼻腔黏膜上的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黏液也因此会被从鼻腔送到咽部,鼻腔不会形成鼻涕。
而感冒多是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受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入侵,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大量渗出,进而加重鼻腔黏膜黏液的分泌量,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液无法正常通过纤毛运动排出,只能以鼻涕形式排出。
感冒有鼻涕时,应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因何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方便及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