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92年的5月21日,那是上海证券交所成立的第3个年头。那天上海股市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天。在经过延中实业(现在是 ST方科)自由交易的试点后,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卷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并实行T+0交易规则,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从前收盘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一天之内上涨149%。从这一刻起,上海股市开始了新的篇章,吹响了中国股市的崛起和发展的号角。
"老八股":上海证交所开业初期的挂牌股票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当时只有8只挂牌股票,被称为"老八股"。这些股票涵盖了银行、轻工、机械制造、化工、电力、房地产、纺织等行业。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限制,股指从05点开始,并经历了2年半的持续上涨,最终在取消涨跌停板后达到了巅峰。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正式运行。这两个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正式运作开始。在此之后,中国股票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
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这两个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负责制定证券市场政策和规则,而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督和管理证券市场的运作。
第一次熊市和价值回归
1992年5月至11月期间,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熊市。股指从1429点下降至386点,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回落。在冲动过后,市场开始逐渐回归价值投资的理念,投资者开始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价值。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B股市场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股票交易所。1992年2月21日,世界上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中国南玻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市场是面向外资开放的市场,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参与中国股市的机会。
1992年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一年放开了价格限制,并实行了T+0交易规则,引发了股市的暴涨。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股票市场迈开了发展的步伐。在后续的发展中,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成立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B股市场的开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这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构成了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基础,并为未来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