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癌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在得了类癌之后,经过适当的治疗,患者的预后一般比较好。早期的类癌患者在手术之后,基本上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是分期比较晚的类癌病人,可以采用手术、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的治疗手段。
即使类癌已经在比较晚期的阶段,在经过以上的适当的治疗之后,仍然能够获得疾病的控制和好转,病人往往能够活很多年的时间。所以,如果想要使类癌的病人活得时间更久,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胸部CT、胃肠镜的检查,也包括妇科的超声、肝脏的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类癌的病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病情分析:好发于胃肠道的类癌(嗜银细胞瘤)引起的以发作性皮肤潮红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这种肿瘤以往误认为是良性肿瘤,现已确认是恶性肿瘤,但生长缓慢,病程一般为10~15年,即使已有转移,病人仍能存活较长时间,故沿用类癌这一名词.除食管外,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类癌,位于阑尾者占1/3,多见于女性,很少转移.位于胃者占2%,其余则位于十二指肠,结肠(多见于男性),胆囊及梅克尔氏憩室等处,也可发生在支气管及卵巢,但较少见.发生在小肠者,恶性程度大,并可转移到肺,骨骼及其他腹腔内器官.伴有类癌综合征的支气管类癌,预后差.若已有心脏瓣腹损害,病人可死于心力衰竭,有些病人可死于恶液质.类癌的发生率在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有的国家统计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4~1.8%.类癌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阑尾部位的类癌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其他部位的类癌多发生于50~60岁.指导意见:在类癌综合症时,由于血中血清素(即5-羟色胺)增加,引起肠蠕动亢进而腹泻,有时引起哮喘样发作.腹泻往往是首发的症状,约发生于3/4病例,多见于餐后或清晨,早期大多为间歇性,严重时每日可达20~30次,导致营养不良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可伴有痉挛性腹痛.本病患者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频率远较正常人高,因此可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第二个症状是皮肤阵红发作,伴皮肤痒感与灼热感,阵红在数秒钟之内呈铜红色乃至紫红色.胃类癌患者常因进食乳酪,咸肉,火腿,饮酒及情绪激动而发作.皮肤阵红也可无任何诱因而昼夜多次发作,类癌综合征几无例外有阵红发作.静脉注入微量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阵红发作.较晚期者可出现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手指发绀与右心纤维性心内膜炎,肝肿大,间歇性木僵,精神错乱,幻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