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可以做出诊断。
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这种心脏搏动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一定的顺序和速率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协调心脏各个部位同步收缩及舒张,形成一次心搏,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是为正常节律,因为其起源为窦房结,所以叫作窦性心律。
除窦性心律外,其他异位心律和传导异常等均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无序的颤动即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主要危害是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和心衰。
如果患有房颤,建议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心脏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次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和老龄也可引起房颤。
部分房颤原因不明,可见于正常人,可在情绪激动、外科手术、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房颤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的中青年,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如有房颤建议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