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风燥的表现多为皮肤性疾病,可见瘙痒、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干燥,像干鱼鳞甲交错的样子)等症状。血虚指血的濡养作用减退,导致皮肤缺少濡养,出现各种干燥表现;风燥指风邪和燥邪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增厚等。
1.瘙痒是一种可以引起立即进行搔抓愿望的主观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共同症状,血虚风燥的瘙痒症状是全身性,持续性瘙痒。由于不断地搔抓可使患部皮肤变厚,变厚的皮损又加重了瘙痒,形成愈痒愈抓,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
2.肌肤甲错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触之棘手,形似鱼鳞的表现,是由于血虚风燥证体质瘦弱,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无华,舌淡少净,脉弦细。为先天禀赋不足(先天体质和功能不好),营血虚弱,精血不能濡养,日久化燥生风而致。
若发现有血虚风燥证,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血虚风燥的症状有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瘙痒,或枯皱皲裂,毛发失荣脱落,肌肤麻木,手足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面白无华,爪甲淡白,头晕眼花,舌淡脉细等。
血虚风燥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或情志不舒(情绪不畅快)耗伤阴血津液。血虚,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故出现毛发失荣脱落,面白无华,爪甲淡白,头晕眼花等症状。
阴液亏虚,机体失去营养物质滋养,故皮肤出现粗糙、干燥脱屑、瘙痒,或枯皱皲裂等症状。
日常调理上保证充足睡眠及情志舒畅,忌食油腻、生冷、辛辣之物。可使用滋阴养血(滋补体内血液)、祛风润燥的药物,如当归、生地、防风、白芍等,具体配伍及剂量建议咨询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