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的症状很多,主要表现为腹痛和黄疸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尿少加深、皮肤瘙痒等;若胆道梗阻后继发胆管炎可出现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等表现。
1.腹痛:胆道梗阻患者的腹痛主要表现为绞痛,可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右肩、背部牵涉痛,患者可伴恶心、呕吐等不适。
2.黄疸:胆管梗阻后胆汁排出通道受阻,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黄疸,可伴有尿色加深、粪色变浅等表现,若胆道完全梗阻,可表现为大便呈陶土样,可伴有皮肤瘙痒等。
3.寒战高热:胆管梗阻继发感染时,胆管壁炎症水肿,这可加重胆道梗阻致胆管内压力升高,细菌及毒素逆行入肝窦,进而逆行入肝静脉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感染,患者可表现为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张驰热,体温可达39~40℃。
一旦确诊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胆道梗阻是临床上很多原因可能导致的胆道梗阻。总的来说,是胆道入到肠道这段过程中有各种原因,比如说结石,肿瘤,以及其它的压迫,外源性压迫导致的胆汁排入不畅。它的主要表现最直接的就是黄疸,胆道梗阻了以后胆汁排不下去了,在肝内淤积引起的黄疸,表现人皮肤粘膜黄染,随着梗阻的严重程度各有不同。第二,就是因为胆汁排入不到肠道,造成大便颜色上的改变。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患者会观察到自己的大便颜色发白,我们有一个临床的形容词叫白陶土样,像这个白颜色的陶土样的一个大便的形状。
第三,就是它会因为胆汁淤积,胆汁酸成分里面有一些这种成分在皮肤里面淤积的越来越多了以后,典型的就是全身的瘙痒,病人会觉得全身痒的特别难受会挠会搔抓,引起皮肤破溃,这种是典型的梗阻性黄疸的这种几大表现。
再往下进一步发展,如果胆汁淤积的时间梗阻的时间逐步的延长,它还会引起肝脏功能的影响,比如说表现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引起腹水水肿,或者引起肝脏的明确功能的下降,导致全身的淤血淤斑。
如果继发了一些比如说胆道细菌的一些繁殖,它可能还会有发烧,全身的中毒感染的表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时候,都是一些晚期的梗阻,黄疸的一些表现。胆道梗阻主要是由结石、炎症、寄生虫、异物或肿瘤引起,胆道梗阻症状也取决于个人情况判断,具体有:
1、如果是结石或炎症引起急性胆道堵塞,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腹痛、黄疸等症状,要及早进行梗阻解除。
2、如果胆道扩张堵塞是由肿瘤引起,此时症状通常是无痛性,会有进行性黄疸加重,病人还会有食欲改变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