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功效与作用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一、功效与临床应用
茵陈为利湿退黄药,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
1.清利湿热:茵陈也可用于湿热内蕴之风疹瘾疹,湿疮瘙痒,可采用单味煎汤外洗或配伍黄柏、苦参等同用。
2.利胆退黄:茵陈为治黄疸之要药,尤宜于湿热阳黄。因其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若为阳黄证,即身目发黄,小便短赤者,多配伍栀子、黄柏、大黄同用;若为阴黄证,即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者,多配伍附子、干姜等同用;若黄疸湿重于热者,多配伍茯苓、猪苓同用。
二、注意事项
血虚萎黄及蓄血发黄者慎用。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舒肝利胆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
茵陈为治疗黄疸的要药,它性微寒,味苦,归肝胆脾胃经。对于肝胆湿热而导致的黄疸阳黄,都是比较常用的,如中药药方茵陈蒿汤。还可以用于湿温(感受湿热引起的温病)暑湿、湿疮瘙痒等的治疗。
茵陈不但有清热利胆(清除热邪,通利胆腑)的作用,还有疏肝的作用。对于肝郁气滞(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肝脏气机不通导致火热邪气产生)、两肋胀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等病症都是有一定治疗的功效。
可以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调理,适合于肝胆湿热而导致的各种病症。如果有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脾胃虚弱、阳虚的情况是不适合服用。
药物的使用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