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一类补气的方剂。本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体用量遵医嘱。
一般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脾虚气陷引起的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也可用于气虚发热所致的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此方。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患者如需用药,应咨询中医医师,保证用药安全。
补中益气汤的配方为:黄芪、甘草(炙)、人参(去芦)、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升麻、柴胡、白术。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的用法为:上述诸药,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服(远离吃饭时间),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
补中益气汤的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脾胃气虚证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脉虚软;气虚下陷证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虚;气虚发热证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如果有上述症状表现,建议至专业中医门诊请医生准确辨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汤等方药治疗,切勿自行应用药物。需注意,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该药方。
《内外伤辨惑论》中,补中益气汤的原方剂量为黄芪、甘草各五分、人参三分、当归二分、橘皮、升麻及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此处的剂量为古代剂量。
补中益气汤属于中医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
补中益气适用于饮食减少、体倦肢软、气短、不愿说话、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大便不成型、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或见于身热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渴喜热饮、气短乏力等情况的患者。
补中益气汤阴虚发热者忌用。
如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擅自用药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