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一般在5-40之间,如果谷丙转氨酶的值低于5,会被认为偏低。其实,谷丙转氨酶偏低并不代表任何意义,根据国际标准,这是正常的,它代表肝脏没有问题,不需要特别治疗。
谷丙转氨酶主要在肝脏组织中存在,我们知道,谷丙转氨酶如果偏高,代表肝脏健康出现了问题。也有一些人在体检之后,会发现自己的谷丙转氨酶偏低,这种情况也令大家十分担心,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那么谷丙转氨酶偏低是什么原因?
一、谷丙转氨酶偏低的原因
大部分医院将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设定为5-40,当谷丙转氨酶的值超出40,即偏高。因此,一部分人在体检之后,发现这个数值低于5,就认为谷丙转氨酶偏低了。
其实,按照国际标准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说明肝脏没有出现问题,也不需要特别治疗,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当谷丙转氨酶偏高时,才说明肝脏出现问题,应马上到医院检查病因,并对症治疗。
二、导致谷丙转氨酶的病因
1、肝胆类疾病
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都是引起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常见原因,另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偏高。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谷丙转氨酶也会高于正常水平,此时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危及生命健康。
另外,患者如果患了胆石症或胆囊炎,且疾病急性发作,可出现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偏高的现象,并伴随发热、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
2、心脏疾病
一些心脏疾病,比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患者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都会升高,患者同时还会伴随心悸、胸痛、气短、浮肿等现象。
3、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结核病、肺炎、伤寒等,也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
4、毒物和药物作用
最后,一些对肝脏可产生毒性的毒物和药物,比如水杨酸制剂、奎宁、异烟肼、氯丙嗪、有机磷、四氯化碳等,也可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
但是,单纯的谷丙转氨酶降低,一般临床意义不大。所以要是化验肝功,谷丙转氨酶稍微低那么一点点,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和紧张。尤其是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和感觉,单纯的谷丙转氨酶低,不用担心,也可能是因为早上空腹去做这个检查,可能比较辛苦,太饥饿造成的,也有可能在一些比较少数的情况。我们还要警惕一些暴发性的肝炎,但是暴发性的肝炎,病人经常会有非常严重的临床症状。比如极度的乏力,极度的恶心、厌油、腹胀、消化能力特别差,甚至还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再加上重度的黄疸,这是有一个医学的术语,叫做酶胆分离。大部分肝损伤是转氨酶高、胆红素高,但是这种暴发性的肝衰竭,出现的酶胆分离是转氨酶下降,胆红素还在升高,尤其是在用一些不恰当降酶的药物之后,出现了转氨酶降低的一个假象。但是真正反映病人病情的胆红素,却在进行性的升高,这种情况就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去治疗。
所以,单向的谷丙转氨酶偏低一点点,一般不代表临床有什么疾病。但是,如果谷丙转氨酶偏低,同时伴有胆红素的升高,同时身体还感觉到极度的乏力、食欲下降,甚至小便颜色深黄,如浓茶色。这样的病人,要警惕有没有暴发性肝衰竭的可能性,要尽快到医院去检查和治疗。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是0~40U/L,部分医院将低于5U/L定为偏低,但实际是正常的。
谷丙转氨酶存在于人体多种细胞中,以肝细胞含量最高,转氨酶的变化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记物,谷丙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出现损伤,谷丙转氨酶偏低提示肝细胞功能正常,没有损伤,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未进入血液。
谷丙转氨酶低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是正常情况,无需进行治疗,如果谷丙转氨酶偏高建议至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