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党参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是补气养血,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等。
黄芪、党参、当归三味中药在临床上都是非常常用的药物,属于补益类的药物。党参、黄芪属于补气类。当归属于补血类的药物,归肺、脾经。黄芪除具有补气固表(通过补气来巩固肌表),还可以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升阳举陷等作用。三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黄芪党参当归是临床中治疗气血两虚、脾胃气虚的必选药物。三味药物用途均较为广泛,黄芪、当归常作为对药出现在方剂中,如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
药物的使用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不要自行用药。
党参当归黄芪一起服用可以起到一定的益气补血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气血两虚证。但是三药合用不能代替专业的药物治疗,建议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前往医院寻求治疗。
党参的主要功效是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补充体内水液、血液);当归的主要功效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通过祛除瘀血来缓解疼痛)、润肠通便;黄芪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固表。
三者合用,当患者因为气血两虚出现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头晕目眩、精神不振、浑身乏力、手脚麻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时,可以起到益气补血的作用。
但是,对于不存在气血亏虚的实证患者,比如感冒发热者,不建议服用以上药物。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意见。切勿自行用药。
黄芪有健脾补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等症;党参有补脾益肺(补益脾肺两脏)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等病症;当归有补血调经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经闭等病症。
1.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进肌肉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等病症。该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表实邪盛等不宜用黄芪。
2.党参具有补脾益肺(补益脾肺两脏)养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气短,津伤口渴等病症。该药不良反应、禁忌证目前尚不明确,该药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使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3.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通过祛除瘀血来缓解疼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心悸,经闭,便秘,跌扑损伤等病症。该药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湿阻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如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擅自用药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当归黄芪党参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健脾补气(增强脾脏功能,补充脾气),益气养血。
当归归属于肝经、心经和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心肝血虚后出现的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等症状。
黄芪归属于肺经和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生津养血、脱毒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疗脾气虚弱后导致的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呆食少等,缓解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出现脏腑下坠等表现)、自汗、水肿心悸等。
党参归属于脾经和肺经,可以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喘、津伤口渴、气虚感冒、便秘等。
这三味药合在一起主要的作用就是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亏虚后引起的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纳差食少、月经不调等症状。
使用前需要经过专业药师或者医师的指导。
党参、当归、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三者同服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等作用。
党参性平,具有补中益气(通过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虚喘咳嗽,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不宜与藜芦同用。有实邪者忌服。
当归性温,具有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等)等症。热盛出血(血热导致的出血症状)者禁服,湿盛中满(湿气太重导致脾胃满闷不适)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黄芪性微温,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进肌肉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功效。表实邪盛、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不宜服用。
由此可知,党参、当归、黄芪三味药一起服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等作用。由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后煎煮服用效果较好,泡水喝的有效成分有限,一般达不到治疗作用。
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若有同服的需要,建议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