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
【定位归经】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咳嗽、吐血。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心痛:配巨阙穴治心痛。
(2)失眠健忘:配脾俞穴、神门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失眠健忘。
(3)癫痫:配大椎穴治癫痫。
【保健方法】
心俞穴是我们人体一个必不可少的穴位,有下面几种保健方法:
(1)针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沿季胁到达前胸。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2)艾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3)按摩法:以一手掌置于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向两侧旁开1.5寸)进行揉法,以顺时针为主,反复3-5分钟后,再揉另一侧,力度要轻柔。
【适用人群】
心俞穴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预防,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心绞痛
用电针心俞、内关、厥阴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常规针刺,得气后带电留针20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症状改善显效1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心电图改善显效4例,好转6例,无变化20例。
(2)心律失常
以心俞、内关腧穴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每穴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结果: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注意事项】
(1)从年龄上来说,儿童一般不宜用心俞这个穴位。
(2)由于针对的病情不尽相同,所以不同方法在心俞的使用程度和分寸上,有一定的不同和讲究。
(3)心俞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偏向,所以在使用时要谨慎,而且它所处的位置在背部比较偏上,又靠近心脏,所以使用时就要更加注意。
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是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定位归经】
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因本穴内应横膈,故名膈俞,又因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故又名七焦之间。该穴疗效明显,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和营、理气止痛作用。定位此穴道的时候一般采用俯卧的姿势,膈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神经性呕吐、荨麻疹、皮肤病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呕吐呃逆: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呃逆。
(2)贫血:配足三里、血海穴、肓膏治贫血。
【保健方法】
胳俞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以下是其保健方法:
(1)刺灸法:斜刺0.5~0.8寸。
(2)刮痧法: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膈俞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可驱风散热,治疗各种血症。
(3)按摩法: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各种血症。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胸膈气机不利:主要表现为两侧呼吸功能的不平衡,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针刺胳俞穴法。
(2)血虚: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艾灸隔俞穴法。
【注意事项】
(1)针刺治疗时不可深刺,要掌控好力度。
(2)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补血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