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PV感染检测
1.检测意义:接种宫颈癌疫苗前进行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很重要。若已感染某些高危型HPV,接种疫苗对已感染型别引起的病变的预防作用可能受限,但仍可对未感染型别及其他高危型别起到预防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对于未感染高危HPV的女性接种疫苗预防效果较好,而对于已感染某一高危HPV的女性,疫苗对该型别的直接保护作用虽有一定局限,但对其他高危型别还是能发挥预防功效。
2.适用人群:所有打算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女性都建议进行HPV检测,不管年龄大小。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较早等高危行为的女性,更应进行该项检测,因为这类人群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宫颈病变检查
1.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意义:通过检查宫颈细胞形态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病变。若TCT检查发现异常细胞,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情况。例如,TCT检查可以筛查出一些癌前病变或可疑癌前病变的细胞,帮助医生评估宫颈健康状况,从而确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以及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治。
-适用人群: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是否打算接种宫颈癌疫苗,都建议定期进行TCT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更应作为常规筛查项目。对于接种疫苗前的女性,若TCT检查结果异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后再考虑疫苗接种相关事宜。
2.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当TCT检查发现异常,如怀疑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情况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宫颈、阴道和外阴的病变情况,必要时还可在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例如,若TCT提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来明确诊断。
三、年龄因素
1.不同年龄段接种前检查重点:
-9-14岁:此年龄段女性接种二价或四价宫颈癌疫苗前,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进行HPV初步筛查,若有可疑情况再进一步检查。因为这个阶段的女性性生活暴露风险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通过简单的HPV检测可以初步了解宫颈感染情况。
-15-45岁:这个年龄段是宫颈癌疫苗主要接种人群,需要更全面地进行HPV和TCT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性生活暴露机会增加,感染HPV及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逐渐升高,所以通过HPV和TCT检查能更准确评估宫颈健康,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有效。
四、妊娠和哺乳期因素
1.妊娠期:
-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确认是否怀孕,因为目前不建议妊娠期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如果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发现怀孕,应暂停接种,待分娩后再继续完成接种程序。这是因为目前关于妊娠期接种宫颈癌疫苗对胎儿影响的研究数据有限,为了避免可能的潜在风险,所以妊娠期应避免接种。
2.哺乳期:
-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宫颈癌疫苗会对哺乳期婴儿产生不良影响。但接种疫苗后,建议密切观察自身和婴儿的情况,如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暂停哺乳等处理措施。因为虽然疫苗成分进入乳汁的量很少,但仍需谨慎对待。
五、既往接种疫苗及疾病史因素
1.既往HPV疫苗接种史:如果既往接种过部分型别的宫颈癌疫苗,接种前需要明确之前接种的疫苗类型、接种剂量和时间等情况。例如,若之前接种过二价疫苗,现在考虑接种四价疫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后续接种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同时,要了解既往接种后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若有严重过敏等不良反应史,需要谨慎评估本次接种的风险。
2.既往宫颈相关疾病史:若既往有过宫颈病变,如曾经患过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Ⅱ级或Ⅲ级等,接种前需要了解疾病治疗情况和目前宫颈恢复状况。例如,曾经患过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并经过治疗的女性,接种疫苗前需要评估宫颈目前的功能和健康状态,因为这类女性属于宫颈癌高危人群,接种疫苗仍有一定预防意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及后续监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