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流鼻血也称为鼻出血,其发病原因众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部因素(鼻腔、鼻窦本身原因),一类为全身因素。
流鼻血,临床称为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疾病,轻者可自行停止,重者可危及生命。
局部因素:(1)外伤:鼻腔、鼻窦外伤或手术均可损伤血管而发生鼻出血,严重的头颅外伤可损伤颈内动脉,发生即刻或延迟性严重鼻出血;(2)鼻中隔偏曲:黏膜干燥和糜烂,以致血管破裂出血;(3)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其中鼻腔血管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涕中带血,鼻咽肿瘤表现为回吸面血涕;(4)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5)鼻腔鼻窦炎症或特殊感染:出血量较少。
全身因素:凡可引起血压不正常波动、血液功能障碍或损伤血管壁的全身性疾病均可发生鼻出血。(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心病等,是造成鼻出血的全身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2)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各种血液病、服用抗凝药物、肝病和化学物或药物中毒等;(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此病为显性遗传性疾病,因为血管壁缺乏收缩导致出血,常有家族性鼻出血史;(4)内分泌功能异常: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的月经期、绝经期或妊娠的后3个月可发生鼻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鼻出血也与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5)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鼻白喉、伤寒、肝炎等。此外,还有一类鼻出血称之为特发性鼻出血,特发性鼻出血是指除上述鼻出血原因外,不能查明出血原因的、出血控制后未再出血的鼻出血。